九龍城浸信會

講道訊息

約翰福音「我是」系列(7):唯獨耶穌‧恩典之路

經文【約14:1-7】

講員:梁明財牧師        記錄:張淑儀姊妹

引言

今天是「傳道主日」,提起傳道,我們也許會聯想到神學院、全時間事奉的牧者。然而,「傳道主日」提醒我們,傳道並非只是「傳道人」的職份,每一位信徒都應該成為「傳道的人」。聖經清楚的告訴我們,我們每一個人,無論身處甚麼崗位,都領受了那份傳揚基督的大使命──我們未必會成為全時間的教牧同工,但我們都應該是傳揚福音的使者。然而,我們傳的究竟是甚麼「道」呢? 

「傳道的人」

首先,我們必先認清「傳道的人」所承載的責任──我們所傳揚的,不僅僅是一套教義,更是一種生命之道。然而,這道有時被誤解為「霸道」。有些人認為基督教極具排他性,為甚麼只有耶穌才是唯一的救主呢?耶穌的宣告,從根本上挑戰了這種看法──祂並非說自己是其中一條好的道路,而是祂本身就是唯一的道路!這宣告並非出於強權,而是耶穌本身就是真理、是生命、是恩典,更是獨一無二的主,這並非霸道,而只是事實的陳述。我們作為「傳道的人」,有時需要反思我們的傳講方式。我們會否因為焦急,而將這份獨特的「真道」變成了令人反感的「霸道」?當我們面對他人的拒絕或猶豫時,我們的反應是彰顯了神的恩典,還是自己的血氣?福音的本質是邀請,而非強迫。神賜予人自由意志,尊重人自己的選擇,而我們的責任,就是忠實地、溫柔地、清晰地呈現這條道路。

門徒的困惑

回到經文的場景,耶穌即將離世,門徒心中充滿憂愁與迷茫。耶穌安慰他們說:「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哪裏,叫你們也在那裏。我往哪裏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約14:1-4)耶穌對門徒說自己要走一條十字架的路,但門徒多馬卻不明白:「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往哪裏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約14:5)耶穌直接指出:「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約14:6-7)耶穌知道門徒很想找一條出路,但他們卻誤解了耶穌做甚麼他們便要照做,這反映了門徒對耶穌的認識是很有限的。

另一位門徒腓力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約14:8)門徒已經跟隨耶穌三年,即使聽過許多教導,卻仍然以人的角度來看待事情。事實上,耶穌正是天父為世人所預備的出路,而門徒的出路並不是模仿耶穌去釘十字架,他們要做的,就是相信耶穌才是他們的出路,是那唯一的救贖恩典、永生之道。我們只能夠藉着耶穌進入真理,與創造主和好並成為天父的兒女,如此,我們才能有新的生命,與神建立新的關係。耶穌在這裏的回應十分重要,祂指出自己就是那條引領人進到真理和生命的道路,另一個翻譯是:「我就是道路,這道路引到真理,真理進入生命。」在希伯來文的修辭上,這經文的意思有不同的表達,但同樣指出「道路、真理、生命」這三樣都是非常重要的。

耶穌的「我是」

「我是」在耶穌基督的表述中,是指向「唯一」。「我是」最早出現於出埃及記3:14中摩西與神的對話。摩西在向以色列民宣告前,他問耶和華該如何將祂介紹給人們知道,耶和華回答:「我是自有永有的」(I am who I am),直譯是:「我就是我」。以人作為例子,這話表示了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即使用複製的技術也不能百分百的複製同一個人,同樣地,「我就是我」正正說明,神就是那位獨一無二、無可取替的神。可惜,門徒對耶穌的認識有限,所以不能領會。不管是「生命的糧」、「生命(在我)」或「羊的門」,其重點都是生命,我們來看看當中的關係:

1)道路

耶穌自己就是道路,讓我們可以藉着祂進入真理、生命當中,與神和好並恢復關係。道路的「道」,可以是一個生活方式或信仰,正如在使徒行傳提到「信奉這道的人」(9:2)。當保羅與耶穌相遇後,他知道這才是唯一正確的進路(24:14-16),彼得在同書亦提到:「你已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必叫我因見你的面得着滿足的快樂。」(2:28)這足證耶穌基督是引領我們通往真理的唯一道路。

2)真理

耶穌基督就是真理的具體化身,正如約翰福音所說:「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1:14)「律法本是藉着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1:17-18)耶穌基督是父神的獨生子,恩典和真理只有藉着祂才能顯明出來。
 
3)生命

耶穌為你我犧牲、死亡、復活,叫人得赦免、得生命。這個生命正正是當人們遇上主耶穌,就能與神關係復和、重新結連的生命:「我是復活,我是生命」(約11:25)而這個永恆的生命只有在神的兒子裏面才能夠得到:「這見證就是神賜給我們永生;這永生也是在他兒子裏面。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約壹5:11-12)

門徒尋問出路,而這條道路只有獨一無二的救贖主才能夠讓我們得到:「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着得救。」(徒4:12)「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他捨自己作萬人的贖價,到了時候,這事必證明出來。」(提前2:5-6)「然而我們只有一位神,就是父,萬物都本於他,我們也歸於他;並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們也是藉着他有的。」(林前8:6)「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雅2:19)

創造與救贖

約翰福音闡述「這是天父創造的世界」,讓我們來認識神的創造以至救贖。約翰福音提到「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1:1),這裏所說的「道」,與耶穌基督在第14章所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的「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論到神的位格,創造是藉着三一真神而來的。耶穌基督是真光,他來到神所創造的世界,可惜這裏的人反倒不認識他、不接待他,這個也是我們今天傳福音時所要面對的境況──人不一定能夠接受獨一無二的真神。然而,聖經常常提醒我們:獨一神的恩典和真理,都是藉着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向世人彰顯出來(約1:16-18)。約翰的記載提醒我們,人最重要的是相信耶穌基督是創造主,也是救世主,是唯一的「我是」,而唯有藉着接受耶穌基督,我們才能得到永恆的生命(約20:30-31)。

另外,約翰福音3:16也是十分重要的經文:「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鼓勵弟兄姊妹熟記這節經文,以便傳福音時能夠扼要地與人分享福音的精粹。事實上,同書3:17為這節經文作了更多的詮釋:「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這裏清楚說明耶穌降世為人,並不是要審判人,而是成為人與神之間的中保拯救世人。我們傳福音,不是要強迫人信主,而是向人介紹這份救贖恩典,並邀請人接受耶穌基督成為生命的主。

「五個唯獨」

在宗教改革時期提出了「五個唯獨」的基本信仰原則,從聖經中幫助我們整理信仰,它們分別是:1)唯獨聖經──聖經是信仰和生活的唯一最高權威,我們對耶穌的認識都植根於聖經的啟示,而非人的傳統或哲學;2)唯獨信心──得救的唯一途徑是藉着對神的信心,而非靠着個人的善行,我們是因信稱義;3)唯獨恩典──救恩完全是出於神白白的賜予,更是無價的恩典,本是我們不配得,也不是我們所能賺取的;4)唯獨基督──耶穌基督是救主,亦是神與人之間唯一的中保,這呼應了耶穌「我是道路」的宣告;5)唯獨神的榮耀──我們生命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彰顯神的榮耀。傳福音不是為了建立自己的王國,而是為了讓神得着祂當得的榮耀。耶穌要走的路與門徒的不同,耶穌要走的是一條十字架的道路,是一條只屬於祂的道路,而正因為祂走上了這條孤獨之路,才能使人得到一條活路、出路。

結語

約翰福音提到基督信仰是捨命的信仰、神愛的信仰、恩典的信仰、得生命的信仰、永恆的信仰、有盼望的信仰,更是獨一無二的信仰!這信仰是「道」,又是耶穌「成了」的「道路」。今天,一些人對「唯獨」有所誤解,認為耶穌的道路是「霸道」,卻不曉得祂才是真道、恩道、愛道!弟兄姊妹,你會向人傳一個怎麼樣的道或福音呢?是一個霸道的福音,還是和平、平安的福音呢(約14:27、20:19-23)?

願意詩歌《恩典之路》,成為我們向主耶穌的回應:「你是我的主,引我走正義路。高山或低谷,都是你在保護。萬人中唯獨,你愛我、認識我,永遠不變的應許,這一生都是祝福。一步又一步,這是恩典之路,你愛、你手,將我緊緊抓住。一步又一步,這是盼望之路,你愛、你手,牽引我走這人生路。」

九龍城浸信會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