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我是」系列(6):生命的連結
經文【約15:1-11】
講員:陳沛偉牧師 記錄:羅慕琳姊妹
引言
今天我們一同思想信仰中很基本但卻非常重要的事情。主耶穌宣告:「我是真葡萄樹」(約15:1),跟隨祂的人必須常在祂裏面!今天的經文是耶穌基督在上十字架前對門徒「臨別叮嚀」的一部分。主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 (約13:1),快將與門徒離別,所以把握機會把至關重要的事告知門徒。因此這不是耶穌基督一般的傳道宣講,乃是對門徒語重深長的囑咐,反映了祂與門徒深厚的關係。
門徒快將與主耶穌離別,難免感到徬徨懼怕。因此,主耶穌的囑咐充滿安慰。就如上文14章,主耶穌對門徒說安慰的話語,應許父會賜下聖靈,永遠與他們同在;主也應許必不撇下他們為孤兒,並賜下平安給他們,勉勵門徒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約14:18,27)。在第15章,耶穌更以葡萄樹和枝子的比喻,進一步堅固門徒的心,他們雖然離別在即,但生命卻仍然可以結連。
一、我是真葡萄樹──生命的連結
葡萄樹在舊約中常用來比喻以色列民,但很可惜,這些與神立約的子民卻不能結出好的葡萄、未能活出榮耀神的生命及成為賜福的管道,反倒結出悖逆敗壞的生命,就如耶利米書2:21所說的。不能結果的葡萄樹與假的葡萄樹並沒有分別,都不能為人帶來生命。如今主耶穌宣告:「我是真葡萄樹」(約15:1),是能夠帶來生命果子的葡萄樹,與祂結連的也同樣能結出生命的果子。真葡萄樹和枝子的比喻是一個生命的比喻,我們都知道樹幹是養分的來源,樹枝若與樹幹分離,後果就只有枯乾和死亡。從正面去看,樹枝只要結連於樹幹,就可以安心、就能夠得着生命的所需(約15:4-5)。在今天整段經文中,「常在我裏面」重複出現了十次之多,這明顯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我們不禁要問,耶穌說:「你們要常在我裏面」,這到底是甚麼意思呢?
1) 常在主裏面
首先,枝子連於樹幹必須是恆久、持續的結連,不能只是暫時或斷斷續續的。按常識都知道,一根枝子怎能只於某些時間連於樹幹,某些時間又獨立存在呢?若是這樣,結果只會漸漸枯乾,更不要說結果子了。這亦是信徒生命的寫照,很多信徒年青的時候很火熱,但出來工作之後就漸漸與神、與團契的弟兄姊妹疏遠,生命變得枯乾,這是十分可惜的。
另一方面,常在主裏面亦不是表面的認識、碰面時打個招呼般的泛泛之交,而是很深的認識、深厚的關係,是不斷進深的連結!主耶穌說,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就如家人同住,每天見面、在生活中互相關注一般。葡萄樹與枝子的關係是一份有機 (organic) 的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生命的交流。特別對於枝子來說,這份深入的關係是全然的倚靠、順服,因為離開了主,人就不能作甚麼!
那麼,如何常在主裏面呢?其實並不複雜,按常理也可做到,就是常常與耶穌基督保持接觸,讓禱告、讀經、敬拜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雖然看似基本,卻最容易被忽略。有時信徒會對新的靈修方法趨之若鶩,這些方法或許會有幫助,但最重要的仍是在平常日子能持之以恆。另一方面,連於一個愛主的群體之中也非常重要,弟兄姊妹彼此扶持,一同見證主的真實是必須的,因為我們是無法離群獨自成長的。
2) 多結果子
經文亦多次提到「多結果子」。我們必須釐清一個觀念,「多結果子」不是責任,也不是對枝子的命令,乃是健康的枝子自然而然的表現,亦是枝子存在的目的。我們不需要吩咐枝子結出果子,枝子若健康地連於樹幹,自然就會結出果子,就像主耶穌所說的,好樹結好果子,壞樹結壞果子,憑着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太7:18-20),是很自然的。「結果子」代表枝子是活着的,而非枯萎的。有時信徒會有一個誤解,認為相信耶穌是白白的、不用付代價,但信主後卻有很多責任,令人感到有重擔。其實,信主後的新生命是生命的轉向,從枯乾轉向豐盛,而不是在舊有的生命之上加添責任,或竭力掛上各樣屬靈的裝飾。豐盛的生命為人帶來喜樂而非重擔。另外,「多結果子」不是為神做甚麼(Doing),甚至不是領更多人信主、奉獻多少,這些當然都是好的,是神所喜悅的,但只是間接的結果,多結果子直接所指的,是更像基督的生命 (Being)!枝子連於葡萄樹得着養分,所結出的果子就自然有葡萄樹的特質、葡萄樹的生命、像基督的生命!我們只需單單與葡萄樹連結,「結果子」就會自然發生,並會有天父悉心的栽培,使果子結得更多、更美。
二、生命的修剪與成長
在約翰福音15:1-3提及,主耶穌是真葡萄樹,天父是栽培的人,凡結果子、真正連於基督的,祂就修理或修剪乾淨,使它結果更多。雖然我不懂園藝,但也知道有些植物是需要按時被修剪才能使它生長的形態更好、養分更集中,開出更美的花、結出更好的果實,葡萄也是這樣的情況,也像我們農曆新年時買來水仙球,需要適當地「鎅開」才能長出燦爛的花朵。基督徒的成長亦會經歷神的修剪,祂會把一些妨礙我們成長的東西除去,以致可以更茁壯地成長,這可以說是成長必經的階段,會經歷掙扎與陣痛,但卻對我們有益處,正如希伯來書12:11所說的。有時修剪的痛苦是出於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罪,有時卻是神希望讓我們的生命結果更多,是使生命變得豐盛的突破。人的本性是想逃避問題,即使明知有需要去面對,卻也希望拖延一下。當我們面對修剪的時候,很需要對神有一份全然的信任,深信神很愛我,祂的安排必定是對我好的。當神修剪我們的時候,我們常常感到難受,甚至感到神對我們的難處沉默不語,但其實這正是祂的恩手與我們最親近的時刻,是一個親密的過程。神很細心,祂的修剪或會使我們經歷疼痛,但絕不會弄傷我們。
三、常在主裏面的生命特質
當生命與基督連結的時候,生命就會轉化,變得有基督的性情。當枝子與葡萄樹的生命連結起來,便會像一起呼吸、一起心跳般親密和同步。在約翰福音15:7-11,主耶穌特別提到這樣的生命有四方面的特質:
1) 有力的禱告
人會有更有力的禱告生命,因為有主的話在我們的生命之中(約15:7)。與主連結,有主的話滋潤、充滿我們的心靈,因此會更明白神的旨意,更曉得如何祈禱、經歷祈禱。當我們更像基督,禱告將變得不再一樣,會少了自己的意思,改以基督的心為心──禱告,會如基督所禱告;渴求,會如基督所渴求。學園傳道會創辦人白立德(William R. Bright)是很被神使用的僕人,他所建立的校園事工到今天仍祝福着很多人。他晚年寫回憶錄的時候,就曾為約翰福音這段經文作見證。他的一生經歷了大大小小的事情,神都垂聽他的禱告,由為別人信主、為宣教士和一些重要時刻禱告、到為找泊車位禱告,他凡事都一一交託。白立德說若果他可以為每一個蒙應允的禱告奉獻一美元,那麼這筆款項將能夠在世界各地建立很多門訓和傳福音的訓練中心了。白立德感恩他與太太常在主裏面,連於基督。弟兄姊妹,多少時候,我們對祈禱感到冷淡呢?或許我們可以先檢視自己與主耶穌的關係,是不是若即若離,甚至已經很生疏呢?
2) 榮耀神的生命
與主連結的生命,是結出果子的生命,能叫人看見神的榮耀(約15:8)。生命的見證往往比我們的說話來得更有感染力、更有說服力。有時候我們很怕向人傳福音,特別是家人和熟悉我們的人,因為我們擔心自己的形象與所傳的福音有出入。確實,生命感染力是與人分享福音的一個重要因素。生命的流露取決於生命是否常常結連於葡萄樹。此刻,我們的生命是果子纍纍,還是只是外掛着一些裝飾呢?真實的屬靈生命的流露,是會散發出因連結基督而有的香氣,讓人看見神的榮光、渴慕認識神。
3) 常在主的愛裏
常在主裏面的人,是常常感到蒙愛的人(約15:9-10)。常在主裏面的人,會常遵守主的命令,亦會常在主的愛裏。他們的生命會感到安穩,不怕種種的不確定,因為知道會被主的愛所覆庇。約翰記載耶穌的「臨別叮嚀」以愛開始 (約13:1),也以愛結束 (約17:26)。弟兄姊妹,活潑和安穩的生命,一個很重要的基礎是深知道自己是蒙天父所愛的兒女,以致我們不會在困難或逆境中失去信心和喜樂。創天造地、掌管萬有的神若是這麼愛我,我又何需過分的憂慮呢?
4) 喜樂滿足
因連結於基督而有的喜樂,是生命中深層的滿足,是超越環境的力量(約15:11)。這份喜樂並非世間其他短暫的歡愉可以相比及取代,因為這份深層的滿足是建基於對基督的信靠、完全的安穩與信心,祂必定會看顧及保守我們,讓我們的生命充滿神聖的喜樂。當我們遇到逆境、愁眉不展的時候要記得這段經文、記得神的應許,祂已把極大的喜樂存放於我們心內,關鍵是要連於基督。
結語
弟兄姊妹,我們現在的生命光景到底如何呢?是結果子或是枯乾的生命呢?我們的生命連結在甚麼之上呢?有時人大了,責任多了,要滿足很多別人的期望,因此變得營營役役,以很多自己的方法去努力,希望結出各樣的果子。但大家都知道,枝子是不能單獨結出果子的,結出果子的唯一方法就是要連於葡萄樹。世界有很多聲音,要將我們的心思意念奪去,特別是撒但的聲音,因為牠知道,如果我們常在主裏面,連於葡萄樹,生命必定不再一樣,必會更像基督。盼望我們都警醒,務要將生命扎根於最根本──常常連於葡萄樹,連於基督,如此,我們的生命必定會更加堅壯、有力、充滿喜樂,並且能夠榮耀基督,吸引人認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