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浸信會

講道訊息

扎根聖言(二):喜樂自得的秘訣

經文【詩119:9-16】

講員:吳彩虹牧師      記錄:羅慕琳姊妹

引言

在今天的經文中,上帝被喻為卓越的智慧老師,而少年人就是詩人自己,在智慧文學中的體裁,也泛指所有人。第9節「你的話」與16節「你的話」是一個首尾呼應,亦提供了一個框架。中心點是在12及13節,詩人生命裏裏外外都充滿對神的讚美、祈求。14至16節充滿了很多快樂的字詞,是呼應詩篇第1篇及119篇1-8節「有福的確據」的信息。

遵話遠離罪(v9-11)

第9節中的「潔淨」常常帶有道德的意思,第10節的「不要讓我偏離你的命令」及第11節「免得我得罪你」,都是補充「潔淨」的意思。在《呂振中譯本》翻譯為「行徑純潔」,《思高》版則譯為「守身如玉」。整句話的意思是,少年人應該用甚麼方法才能使自己的行徑純潔、遠離罪惡呢?這是典型智慧文學的發問,隨即就引出一個答案、一個人所共知的答案:「遵行你的話」,是有方法、有標準、有出路、有指引的,《思高》版甚至譯作:「那就只有遵從你的言語」。事實上,這與新約聖經中彼得所說的亦是互相呼應:「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彼前1:22),順從真理就得以潔淨自己的心。

現代人最大的誘惑是甚麼呢?現代人通常會按甚麼指引行事為人呢?「我喜歡」或是「NOYB」(與你無關),這些自我中心的指引是否能引領我們得到真正的快樂呢?還是叫我們活在罪中之樂呢?在預備這講章時曾訪問一位18歲年輕的親人,到底現時年輕人會面對甚麼引誘?他說現在的社會有太多分散年輕人注意力的事物,年輕人定力不好、很容易受誘惑。第一樣是戀愛的文化(Dating Culture),現在的年輕人不再追求地久天長的伴侶關係,而是一夜情。第二個分散注意力的引誘是同輩的壓力,上教會、返團契會被同學說成很老舊,因此會影響自己遠離基督信仰、或隱藏信仰,甚至離開教會等。第三是社交媒體,尤其是「短影音」,極度「洗腦」!人們不期然跟隨了那些潮流或價值觀,它們把複雜的敍事和邏輯簡化為最短的形式,導致人的理解變得膚淺,對知識的吸收亦變得薄弱,以致不能再獨立思考事情是否正確,難以分辨是非,對少年人來說是更為艱難的考驗。我的親人認為穩定的靈修及讀聖經的習慣能幫助他,也是很必須的。

在這個物質充盈、物慾橫流的世界中,你又面對甚麼誘惑?會不會如約翰所說,是肉身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今生的驕傲?活在這個世界,不可能沒有誘惑,但馬丁路得曾說:「我們無法阻止飛鳥從我們頭上飛過,但卻可以拒絕牠在我們頭上搭窩築巢。」雖然我們知道要遵從神的話,但有甚麼方法呢?在10-11節有幾個與詩人有關的動詞,「我一心尋求了你」,詩人用整個心去尋覓,是有目的、有意志力轉向神的行動。「求你不要叫我偏離你的命令」,「偏離」是指故意的偏離,有些事情我們是心知肚明的,卻故意衝撞神、故意偏離神、故意不走祂的路!11節「我把你的話藏在心裏」,是要珍藏及內化在心裏,以致能結出果實。其實背聖經也是一種方法──「神的律法在他心裏;他的腳總不滑跌。」(詩37:31)要注意的是,一心尋求或把神的話藏在心裏都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是需要操練的。現代人的專注力很低,這跟互聯網改變了整個世界很有關,我們凡事都要追求速度,太多事令我們分心、焦慮、不開心,甚至疲憊不堪。弟兄姊妹,請學習「減法生活」,把不必要及無謂的待辦事項剔除,追求有意義的目標,無論是學習、工作、社交或是娛樂,都認真過好每一刻,重質不重量,我們需要更多的專注。

保羅說:「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提後2:22)有好朋友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一同做有意義的事情,定時去服事、做有益身心健康的事,又或是培養運動的習慣,定時作戶外體驗等,以致能建立緊密群體的網絡,拒絕沉溺的行為。《天路歷程》的作者本仁約翰在他的聖經上寫着:「這書能使人離開罪,不過,罪也會使人離開此書。」當我們遵照聖經的吩咐去行,就不被罪捆綁,快樂自然會加增;順從神必定會產生快樂!

樂享神聖言(v14-16)

詩人在14-16節提到對神有很多喜悅之情。14節的「如同」是勝過的意思,跟119:72及119:127的意思一樣。原來上帝口中的訓言對詩人來說勝於千萬的金銀,詩人把神的聖言看得比一切財寶更重。第16節的「自樂」,在《呂振中譯本》譯作喜樂自得,而「我不忘記你的話」正正加強了這「自樂」的意思。「自樂」此詞在以賽亞書出現了5次,其中一次述及錫安的新子民,再次得着神的安慰及喜樂:「……你們要從中享受;你們必蒙抱在肋旁,『搖弄』在膝上。」(賽66:12),一副極度得意洋洋、舒暢、悠然自得的樣子!弟兄姊妹,你是否希望自己亦能擁有這樣的生命?或是希望常常憂愁、沒有自由、很壓抑、很多的焦慮?當你擁有喜樂的生命,也會影響其他人的生命。如何操練常常「樂享聖言」呢?15-16節有四個動詞給了我們答案。

「我要默想」、「看重(沉思)你的道路」表達了詩人一個願望。「我要……自樂(喜樂自得、作喜歡)」、「我(永/總)不忘記」(加強自樂)。因着詩人對神說話的喜愛,他很願意默想、沉思神的說話。奧運剛剛過去,一些運動員的操練是從3歲就開始,以致每個動作都已經成為「內置」,甚至是自然反應,但他們每天仍要不停地操練。相信大家都認識香港運動員何詩蓓,在近日的見面會中,不少人問她如何找到自己的路向?如何克服眾多困難……游出佳績等?她說先找到你極度喜歡的事情(Passion),不論是運動、興趣、學科等,亦要有自律(Discipline)去做,然而事情不會自然就做好,因此還要加上專注(Focus)。今日實在有太多的事讓現代人分心,以致沒辦法聚焦,同樣,當我們要讀神的說話、當我們要「樂享聖言」的時候也需要操練──操練默想、操練沉思,要永不忘記!表面上,神的律例彷彿給人很多的約束,但它卻帶來真正的自樂及自由,這就是神的智慧。神的聖言不是轄制,而是恩惠和祝福!「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16:11)弟兄姊妹,你是否希望有一個滿足喜樂、永遠福樂的人生?正如約翰曾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自由。」(約8:32)

慕勒先生(George Muller)曾在他的自傳中提及,他的心被上帝的話牽引,自然地就與祂聊天,聖經上的話是傾談的內容,和上帝聊天就像和父親、朋友聊天一樣。作為神的兒女,每天首要的任務是使靈得滿足,靈是需要被餵養的,就像身體需要食物一樣,而餵養心靈的食物就是神的話語。讓我們讀了,經過細心思想,像水經過管子,通往我們的心靈裏。每天早上默想神的說話,會帶給我們心靈很大的裨益。過去四十年來,慕勒每天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叫靈得喜樂和滿足,以準備自己的心去面對每日的考驗、試探、挑戰和事奉。弟兄姊妹,不知道你是否每天也「樂享聖言」呢?

樂傳神典章(v12-13)

「耶和華啊,你是應當稱頌的!」(v12a)這是詩人默想神話語後發出的喜悅和讚美。當我們生命經歷神話語的安慰、打氣、醫治、滋潤……之時,生命自然充滿感恩頌讚。
「求你將你的律例教訓我!」 (v12b)它含蓄地敦促神要遵守這要求,詩人越喜愛神的話語,他的屬靈胃口就大開!已學習了許多,還要學習!弟兄姊妹,今天你有沒有這樣的屬靈胃口呢?城浸有很多的課程、講座、小組,都是教導聖經的,但我們的屬靈胃口又如何呢?求神幫助,開我們的屬靈胃口,裏外傳揚祂一切的典章。相信詩人在神裏面的喜樂滿溢,甚至泛濫,以致他不能不跟別人傳講。今天,當讀神的話語得到喜樂時,你會否也喜樂滿溢、渴望跟別人分享呢?你要去分享,講述神的作為、神在你生命中的故事。在職場、家庭之中也許還有很多未信的親友,當你的喜樂滿溢的時候,請你把這份恩典傳揚出去,因為這是一個生命裏外傳揚的行動。

結語

以上所講的,說易行難。在今天的經文,詩人共用了十個動詞來表達他的意志。我們要決心行動,否則在屬靈上會有疾病,甚至死亡!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推動“Every move counts towards better health!”(每一個活動都有助改善健康)的運動,身體如是,屬靈生命也如是。 由今天開始,我要在你的律例中自樂;我不忘記你的話!喜樂自得的秘訣,其實就是以神為樂的生命;每天每一個與神相交的微小步伐,如獨處、禱告、敬拜讚美、細讀和默想神的話語,將叫我們經歷真正的喜樂。然而,我們如何才能規律地與神相交呢?就是要有計劃(Plan)、伙伴(Partner)及祈禱(Pray)。神學家巴斯噶(Blaise Pascal)曾說:「快樂不在我們的外面,也不在裏面,乃是上帝在我們的裏外。」願神的說話親自幫助我們決心行動,以致整個生命能夠喜樂自得。

九龍城浸信會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