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浸信會
85周年

講道訊息

當倚靠神的靈

經文【亞4:1-14】

講員:陳沛偉牧師    記錄:周婉玲姊妹

引言

建堂是建造教會工程的一部分,建造教會更重要的,是整個群體的生命建造,就好像彼得前書所說:「我們來到主面前,好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彼前2:5)建造教會是屬靈的事,我們必須要專心尋求神的引導,倚靠聖靈,才能行在神的旨意中,蒙神悅納。

撒迦利亞書第四章記載書中八個異象中的第五個——總意是靠著聖靈的能力,人必能勝過種種困難,儘管這些困難好像大山一樣,但有神的幫助就有出路。當中的信息對今天的我們有很寶貴的提醒。撒迦利亞書主要的信息,是勉勵被擄歸回神的子民重建整個民族,除了重建聖殿,更根本的重建,是聖民的重建,靈性的復興。所以在第一章的第一個信息神呼籲祂的子民:「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亞1:3)

回歸之初,可以說是百廢待興,重建聖殿談何容易。在資源上與興建第一聖殿的時候相去甚遠,建殿工程也一波三折。由於遇到當地的外邦人百般阻撓,工程開始不久就被逼擱置;加上以色列民本身對建殿亦變得冷淡,工程一停就停了十多年。(拉4:1-5)後來神興起先知哈該和撒迦利亞,鼓勵祂的子民重新起來建造聖殿,透過猶大省的省長所羅巴伯,和大祭司約書亞再次起來帶領百姓,建殿的工程才得以重啟。這些歷史都記載在以斯拉記、哈該書、和今天我們所看的撒迦利亞書當中。

這個異象中有一個金燈臺,燈臺的頂有一個盤,燈臺有七盞燈,每盞燈有管子連著,旁邊有兩棵橄欖樹(亞4:2-3)。經文描述的燈臺與會幕或聖殿中的燈臺有一點不同,這燈臺如何運作亦有點抽象。但無論如何,描述雖然抽象,含義卻不難明白,就是金燈臺的燈之所以能夠恆常發光,是靠連於橄欖樹所提供的橄欖油。金燈臺是舊約中的會幕或聖殿中一個重要的擺設,象徵神的榮耀臨在,與百姓同在。在新約燈臺象徵教會、信徒群體,在啟示錄中七個金燈臺就象徵七個教會。教會能否發光,在乎是否連於聖靈所賜的能力。

一、當倚靠神的靈

撒迦利亞先知不明白這個異象,就問天使這是甚麼意思?天使以耶和華給所羅巴伯的勉勵和應許回答——他對我說:「這是耶和華指示所羅巴伯的。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 」(亞4:6)「勢力」一般有軍事勢力和資源的含義;「才能」指人的才幹能力。「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也可是平行的表達,要強調不是倚靠任何人的力量、資源和才幹,乃是要倚靠神的引導和能力。(參詩20:7)

對於當時所羅巴伯來說,重建聖殿所面對的種種困難,如資源的缺乏、外來的攔阻、民心渙散等就好像大山一般。但在神的能力面前,這些難處算不得甚麼,都會變為平地。從以斯拉記的記載,我們看見在神奇妙的保守恩眷之下,聖殿工程在重啟四年後就完成了。弟兄姊妹,你生命中有否一些「大山」,看似是力不能勝的難處呢?或許是健康的問題,關係的破裂,甚或一些不能啟齒的難處。這些困難或許不能在轉眼之間解決,但神是我們隨時的幫助,堅固的保障。每每回望,我們都會看到神有最好的安排,在他的時間為我們挪開這些大山,成為平地,我們只管放心倚靠神。

二、在禱告中倚靠

雖然我們很熟悉4:6的經文,但我們該如何活出這倚靠呢?倚靠神的靈一個最重要的實踐就是禱告!若一個人很少禱告,很難相信這人是倚靠神的人。人每每傾向倚靠自己,想好了整盤計劃就求神背書、蓋印。這並不是倚靠神的正確態度。當然無論在甚麼時候神都會聽人的祈禱,但若人不弄清楚正確的次序,便會為自己徒添很多煩惱。「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 禱告讓我們敏銳神的心意,神會給我們方向,也給我們莫大的能力。

耶穌基督復活升天之後,若單憑門徒自己的能力來承擔大使命是很困難的。但使徒行傳記載,門徒此時在樓房中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徒1:14)。當五旬節來臨的時候,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大大的澆灌他們,他們就滿有能力為主作見證和宣講。彼得在那一天的講道就有三千人歸主。門徒能夠有力量傳講神國的福音,是恆切禱告和領受聖靈!近年不時有弟兄姊妹移居外地,他們都希望在外地找到合適的教會。我的建議是——除了信仰要純正之外,若發現那一所教會是多禱告的,就可以放心加入這教會。

學園傳道會的創辦人白立德博士很著重禱告。有一次他的同工團隊與他出現很大的分歧,白立德在出差後回國,他的核心同工們來找他,請求他辭職,認為他不再適合帶領整個事工。這時白立德並沒有爭論,也沒有生氣,他只作出一個要求,他說:「弟兄們,讓我們一同跪下禱告,求神給我們智慧。」他的反應令來找他的同工感到驚訝,最後他們之間的分歧亦化解了。在十多年後,當時幾位核心同工中的一位告訴白立德的兒子:「當天你父親跪下禱告的一刻,我便知道我們的衝突已經結束。」弟兄姊妹,在禱告中倚靠神的靈!

三、在謙卑中倚靠

天使告訴撒迦利亞在異象中兩棵橄欖樹所代表的意思:「這是兩個受膏者,站在普天下主的旁邊。」(亞4:14)按照上下文,聖經學者普遍認為這兩個受膏者是指當時的兩位領袖,所羅巴伯和大祭司約書亞。他們都是神所揀選的領袖,既要承擔帶領神子民的職事,也是神不斷賜福給百姓的器皿。 但他們如何能夠保持茁壯、讓油源源不絕地透過他們供應給神的子民?經文讓我們看見,是站在普天下主的旁邊!(亞4:14)。主是一切力量的來源,事奉者只是神作揀選的器皿,沒有甚麼可以誇口。如保羅的提醒「 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 」(林前4:7)

大祭司約書亞的例子最能說明事奉者沒有可誇的地方。在上文第三章,記載了一個異象,描述大祭司約書亞的不配,和神揀選信任他的恩情。在異象中,約書亞穿著污穢的衣服,代表他的不潔。這很可能是因為他在巴比倫的時候,無可避免沾染了外邦的文化,以致不潔。撒旦就在耶和華面前控訴約書亞,但耶和華親自替約書亞辯護:「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麼?」意思是神將約書亞挽回,及時將他從不潔中救拔出來,不至成為灰燼。神更要為他換上華美的衣服,和戴上潔淨的冠冕。(亞3:4-5) 弟兄姊妹,「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麼?」在某程度上或許也是我們的寫照。神把我們從不配或艱難中救拔出來,給我們事奉的可能。人能夠做神的工,不是因為配得,乃是因為神憐憫的恩情。做神的工作,必須帶著謙卑的生命,深知自己是事蒙恩的人,才能有屬靈的果效 。


四、不輕看每一小步

回歸後重建的聖殿,不能與昔日所羅門所建的聖殿相比。因此當中有些人就抱著輕視和嘲諷的態度,對重建聖殿不表樂觀。不過,這只是人的看法。神卻應許「所羅巴伯的手立了這殿的根基,他的手也必完成這工。」(亞4:9上)在人看來雖有不少不明朗的因素,距離終點還有很遠的路,但神卻應許必然成就。第十節是很有意思的經文:「誰藐視這日的事為小呢?這七眼乃是耶和華的眼睛,遍察全地,見所羅巴伯手拿線鉈,就歡喜。」(亞4:10)人看不清前路,但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祂見所羅巴伯手拿線鉈,開展工作,就歡喜!弟兄姊妹,生命建造的工程也一樣。或許我們在成長路上也試過徘徘徊徊,進三步退兩步。但不要灰心,誰可藐視這些「小進步」為小呢?生命成長是一個進程,也是聖靈的工作,我們只管努力揚起帆,在當下落實做神所喜悅的事情已經很好,神必喜悅並會繼續帶領。

美國費城有一所大學名叫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他們有一個很感人的歷史,叫我們不敢小看似是微不足道的開始。這是大約140年前的事。有一個主日,牧師看見有一些小朋友因為主日學的房間太擁擠,只能站在門外,當中一位小妹妹名叫海蒂(Hattie May Wiatt),她拿著課本和預備奉獻的小錢,失望地站在門外。正當她在猶豫是否應該回家去,牧師上前把她抱起,勉強地把她帶進班房中並坐在最後的一角上課。在第二日的早上,牧師經過她的家門,剛好小海蒂出門上學,牧師就鼓勵她:「我們不久就會有大一些的課室了」。小海蒂很開心地回答:「太好了,到時我就不用再擔心進不了入班房。」牧師回答:「當我們有足夠的金錢就會開始興建這課室……。」過了一段日子,牧師收到消息,小海蒂病得很重,她的父母亦邀請牧師去為她禱告。但很可惜,不久小海蒂終安息主懷。在安息禮拜之後,小海蒂的媽媽將一個小小的袋給牧師,裡面有57美仙,原來這是小海蒂的儲蓄,預備奉獻給教會興建主日學課室的。教會的弟兄姊妹都被小海蒂這份純一的心大大感動,各人都願意出一分力,讓小朋友們有更好的地方上主日學。奇妙地,這教會日漸興旺起來,不單主日學課室,禮拜堂也常常滿座,後來甚至發展成大學、醫院,祝福了許多人。有誰想到,這一切是由一位小妹妹小小的回應開始!

總結

弟兄姊妹,在建造教會、教會更新的工程上,無論硬件或生命的建造,都必須倚靠神的靈,昔日如是,今天亦一樣,我們不要忽略了這很重要的方向,教會復興很需要更多禱告倚靠神!女傳道會的長期標語提醒我們:「因我們是與神同工的。」(林前3:9上)盼望我們倚靠神的靈,恆切謙卑禱告,彼此同心,一步一腳印,一同朝著復興的方向前進。

九龍城浸信會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