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浸信會
85周年

講道訊息

門徒的第一堂課

經文【約2:1-11】

講員:陳沛偉牧師   記錄:羅慕琳姊妹

 

引言

   今天和大家溫習聖經裏一堂很重要的課堂,就是耶穌為祂的門徒上的第一堂課,當中蘊含門徒生命很重要的基礎。經文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記載,是耶穌在迦拿婚宴施行「水變酒」的神蹟,即約翰福音所記載的第一個神蹟。耶穌在福音書中所施行的神蹟都有重要的意義,除了對人作出實際的幫助外,更主要的意義是如一個記號或路標般指向神,讓人能夠尋求神、認識神。約翰記載神蹟的意義是清晰的,是要叫人認識並相信耶穌基督,得着生命(約20:31)。「第一」也有首要的意思,相信這第一堂課無論在耶穌的眼中,或是負責記錄的約翰心中,必定有很獨特的意義。

 

   事情發生在加利利的迦拿,即拿但業的家鄉。根據上文,耶穌數天前剛呼召了五位門徒(安德烈、彼得、腓力、拿但業,還有一位相信是作者約翰),今天就要在這幾位像白紙一般的門徒心中「畫上第一筆」。「門徒」這個名詞在這段經文共出現了兩次,首尾呼應,明顯地「門徒」在這段記載中佔了一個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說當中的情節是為門徒而設的。

 

主的身份與使命

   這堂課並不是在深山退隱修煉,乃是進入尋常百姓家之中,與喜樂的人同喜樂。場景是一個婚宴,耶穌的母親在當中協助,相信主人家與耶穌的家庭是相熟的。耶穌亦把握這個機會,以此作為門徒「開學」的地方。當眾人歡喜快樂之際,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察覺酒快要用盡,若不及時補充的話,在當時的文化來說,主人將會非常難堪,甚至是很羞辱的事情。馬利亞眼見酒將用盡,無計可施下很自然地就來找耶穌,期望祂能化解這個困境。耶穌的回應令人感到意外:「母親(原文婦人),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約2:4)如果耶穌回答:「沒問題,讓我來處理。」這不是好多了嗎?為何要看似如此無禮呢?耶穌不是故意要讓母親難堪,祂的回應其實有很深邃的屬靈意義。事實上,當耶穌在十字架上將母親交託給約翰照顧的時候,耶穌同樣稱呼馬利亞為「婦人」(約19:26),相信這並非無禮。耶穌稱呼母親為「婦人」,帶出了很重要的屬靈意義──由始至終,耶穌是神、是彌賽亞,不是人世間的「人倫」概念所能表達清楚的。耶穌已開始要完成來到世上的使命,馬利亞不能再像其他母親般看自己的兒子,也不再擁有母親對兒子的權柄。

 

   「我與你有甚麼相干?」耶穌的語氣雖然近乎責備,但其實是要彰顯出耶穌的神性和使命。耶穌年少走失時,對來尋找他的父母的回答也類近(路2:49),當中的「父」不是人間的父,乃是天上的父。耶穌此刻要表明的也一樣,祂所關注的事與馬利亞的不同,耶穌不是按馬利亞(人)的意思行事,乃是按天父的旨意而行,這是耶穌的神性和使命。耶穌進一步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在約翰福音裏,「時候」出現了很多次,而且很多時都是明示或暗示耶穌上十字架的時間(參約7:30, 8:20, 13:1, 17:1)。上十字架是耶穌真正的使命,耶穌的回應讓人一瞥祂彌賽亞的身份──能叫人得生命的身份。雖然如此,耶穌亦沒有對眼前的需要無動於衷(否則就沒有之後的記載了)。耶穌固然會對人施恩眷顧,但我們千萬不可忽略祂的超越性,祂統管萬有、救贖世人。

 

   這也給了門徒提醒──雖然眼前常有不同的需要極待施予援手,但真正對人的生命有幫助的是十字架。我們常面對很多不同需求的拉扯,很容易會因此遮蓋了十字架。牧者常常陪伴會友辦理喪事,當面對悲傷的家庭時,自己很深的體會是,若我不能在過程中讓他們(特別是未信的家人)感受到基督的愛、看到十字架的盼望,那麼我與殯儀公司的職員又有何分別?對有需要幫助的人來說,具體的關心和扶助當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服侍是將人帶到神的面前。坊間有很多專業服務幫助人面對各樣的問題,但教會獨有的,是神的道和為有需要的人禱告。因此,不要忘記我們的身份和使命。在成長班內的肢體關係也一樣,不要只忙於排難解困,卻忘了邀請神的介入,因為唯有神才是最不可或缺的幫助。這應該是我們群體的氣質,反映着主的神性和使命。

 

人的順服與主的權能

   回到迦拿婚宴的場景,對於耶穌的回應,馬利亞並沒有感到不悅或提出疑問,她只是順服 (約2:5)。馬利亞被耶穌的回應喚醒了,再次認清耶穌的身份和使命,於是她欣然放手,順服在祂的掌管中,深信祂必有最好的安排。門徒看在眼裏,也是一個學習。我們的禱告或代求,也有這順服和交託嗎?就在這時候,耶穌要彰顯祂的恩慈與權能。「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裏,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約2:6)猶太人在進入別人家中坐席的時候,都會先在門外潔淨雙手;在婚宴的場合,這些水也可能用作潔淨某些器皿。這是猶太人傳統的規條(可7:3-4),耶穌卻將要把這些代表規條的器具,轉化成施恩的器具。耶穌命令用人把缸倒滿了水。根據資料,六個缸的總容量約500至700公升,這最少等如今天600-900多瓶一般的750毫升紅酒。經文沒有說明當時有多少賓客,但以這個數量的酒而言,即使婚宴長達一星期,也應該綽綽有餘。

 

   耶穌再吩咐用人:「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約2:8)這個吩咐超出了用人所能理解──怎能魚目混珠,拿水當酒給賓客呢?但用人還是按吩咐照做,經文由始至終都沒有記載用人的反應,顯然這不是重點,重點乃在於耶穌的權能,祂將不可能的變成可能並帶來徹底的改變,能扭轉整個局面、扭轉人的生命。統管萬有的主,以超乎人能測度的方式向人大大施恩,叫人在困境中得到出路,這一幕成為門徒信心一個很重要的基石。回想當年進入神學院的時候,自己和不少同學都帶着一顆赤子之心,將自己盡獻壇上。但過了很短的「蜜月期」後,同學間各方面的考驗陸續浮現,不能盡錄。今天回望,當時的小信、憂慮、懼怕,原來統統都不重要、都不是重點。我們從這些經歷中歸結出來的,都是神過於人能測度的權能和恩典!

 

「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當「由水變成的酒」送到管筵席的手上,他的回應叫門徒看到更深一層的意義。管筵席的在嚐過酒之後,立刻要見新郎,並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約2:10)顯然,酒的味道叫管筵席的喜出望外,於是不禁與新郎分享他雀躍的心情。耶穌為筵席所供應的,不單在關鍵時刻補足了不可或缺的需要,更加在質與量上都超出了人的所想所求。「人都是先擺上好的,之後才擺上次的」──人人都沿用的方法、想法,不一定就是最佳的出路,唯有神的眷顧必然是最好的。

 

   「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這句說話將這段經文帶進高潮。一些英文版本的意譯不單譯作好酒,更是最好的酒 (the best wine)。門徒前面的路仍然很漫長,對他們來說,「前頭將有更好的福份」的盼望十分重要;我們也一樣,人生路途上總會遇到不少考驗,正如保羅所說,我們受苦是命定的。叫我們有力量沉着應戰、不輕易放棄的,是知道主必定會不住地向我們施恩,而且越發豐富。事實上,在每一個人生階段中,只要我們細心數算,都會好像管筵席的一樣驚歎:神竟然會這樣安排、如此賜下恩惠──「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人間的歡愉總會褪色,但基督裏的喜樂卻會隨着年日越發豐盛。神總會給人更好的,讓人在成長中不斷經歷更美的恩典(參詩92:12-14)。你認識一些年紀越長生命卻越發閃亮的肢體嗎?在領受神吩咐恩典的過程中,我們自己的屬靈成長也很關鍵。品酒是一門學問,隨着經驗的累積,品酒的人會更曉得欣賞酒的味道。我們經歷神恩典的情況也十分相似,越成熟的生命,便越能夠明白、體會和欣賞神越發「甘甜、香醇」的恩典。

 

酒用盡了?不要懼怕!

   我們的人生也好像一場迦拿婚宴,有時會遇到反高潮的考驗──人生各樣的事情本來都很好,但有時一個預計以外的打擊,會叫我們措手不及。「酒用盡了」的處境會在人生中以各樣的形式出現,叫我們感到驚惶,進退失據。這使我想起,以色列人出埃及之時,法老千軍萬馬追至,他們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百姓非常懼怕,甚至想掉頭重返埃及。此時,「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出14:13上) 不要怕,要站穩!(fear not, stand firm!)耶和華是能在曠野開道路,沙漠開江河的神!祂總會給人開一條出路,領我們到寬闊之地。

 

   在教會中我們也見證過很多「水變酒」的神蹟,可以看見人生命中的改變──有人從前是沒有指望的,如今卻得與神親近;從前是局外人,如今卻與眾聖徒同國。我們未必每天都察覺到戲劇性的改變,但神的工作卻默默地在進行。相信在我們教會中,也有不少這樣的故事。教會明年便是85週年堂慶,在過往所走過80多年的路途裏,我們當然也曾經歷不少「酒用盡了」的考驗(將來仍會有),但神的恩典卻往往叫人驚訝,使我們可以繼續闊步前行。深信神仍然會對敬畏祂的教會施恩,我們只管帶着謙卑順服的心,將一切所需的交託給神,在我們的教會中必定能夠繼續看見神奇妙的作為,一定能夠不斷擺上「上好的酒」。

 

結語

   「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這份期盼是我們心中一份很重要的力量。每一次「酒用盡了」的經歷,都是我們屬靈生命成長的契機,給我們深刻的學習。當謹記,無論將來遇到甚麼考驗,神必有更美好的擺在前頭。就讓我們都將耶穌這「第一堂課」放在心上,並且與門徒一樣:「看見主的榮耀,就信了!」(約2:11) 願主堅固我們的信心。

 

九龍城浸信會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