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上主:當依靠神──迎向轉變,堅持依靠
經文【但1:1-21】
講員:鍾家威傳道 記錄:張慶運弟兄
引言
轉變是每個人成長必經的階段,猶如歌詞所說:「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恆。」的確,我們的人生都會經歷不同的轉變,如結婚生子、親友離世等。此外,資訊科技發達使人的溝通方式也有所改變,教會生活、群體變動、人事以至近年社會的變遷等等,皆會帶來不同的轉變。無論是信徒或非信徒,我們都身處在一個充滿轉變、衝擊,使人不懂得如何面對,甚至想逃避的世代。
何謂「倚靠神」
在多變的世代,「倚靠神」是否只是將一切憂慮交託主,常常禱告便已足夠?我認為除了全然的交託外,「倚靠神」更是一種按神的指引生活而呈現出來的生命。吳振智牧師早前在堂慶培靈會提到,我們要學習一種有「質感」的虔誠,以致讓別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感受並觸摸得到。另外,我們亦需要學習一種有「質感」的依靠神──不是口號式,而是能讓人在我們的生活中看得見的依靠。這使我想起但以理和他三位朋友的生命。他們本是猶大的皇室宗族,卻因戰敗被擄而面對種種衝擊和轉變。然而,他們仍然站立得穩,更讓人看見這份依靠神的生命。在文學手法上,但以理書第1章是以「扇形」的結構,交叉相對的凸出一些重點:
A1) 1:1-2,時代轉變,猶太人被擄;B1) 1:3-7,但以理與三友接受培訓;C1) 1:8-10,神使他們在太監長前蒙恩;D) 1:11-16,他們堅拒王膳;C2) 1:17,神賜他們聰明知識;B2) 1:18-20,他們完成培訓;A2) 1:21,時代轉變,猶太人歸回。當中1:11-16是中心點(D),即他們堅拒王膳,要求吃素菜喝白水,決意維護神的律法。這亦帶出在轉變當中,即使大環境是由異族異教主導,信徒仍然可以(也需要)向主盡忠、堅持信仰,遵守神的教導,以反映我們的生命到底有多依靠神。當中有三個重點。
一、接受轉變的現實,做好自己(1:1-7)──Be your BEST
「猶大王約雅敬在位第三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到耶路撒冷,將城圍困。主將猶大王約雅敬,並神殿中器皿的幾分交付他手。他就把這器皿帶到示拿地,收入他神的廟裏,放在他神的庫中。」(但1:1-2)當時敵軍將整個耶城「圍困」,以色列人的人身自由、糧食都被控制,只能被迫投降,甚至連聖殿裏的器皿都被收入他神的廟中。原來古近東行軍打仗與宗教是密不可分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信奉的神明,而當一個國家戰勝另一個國家時,就會將對方神明的器具放進自己的神廟內,以表示自己的神明比對方的更強大。但以理和三位朋友失去了人身自由,命運非他們所能掌握,就連引以為榮的耶和華的器具都被收入敵廟之中!面對接近亡國的處境,他們都感到十分無力!個人方面,他們從猶大被擄到巴比倫,失去了尊貴的身份和權利,然後被安排學習敵國的語言和文化,更甚者是他們的名字也被更改為巴比倫的名字。弟兄姊妹,別小覷改名這舉動,因為名字代表了一個人的身份和價值,例如「但以理」原義是「耶和華神是我的審判者」,現被迫改為「白提沙撒」,具有「(巴比倫神)彼勒保衛其生命」的意思。他們的名字被徹底社教化(Socialization),成為一個與異族同步的人。無論是國家命運、個人身份地份、語言文字或信仰價值等都遭到改變,而面對這些困局,他們卻無力反抗。
今天,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有很多轉變,致使我們不明白、無奈及難以適應。當面對不同程度的轉變時,我們更需要謹慎,並作出適當的調節、應變。「變幻原是永恆」,雖然環境不可變,但人的心態卻可變,我們不應只停留在自怨自艾或不住的追悔之中。但以理他們接受了這世界是不完美的現實,然後把握機會,接受宮廷的訓練,最後都學有所成,甚至「他們的智慧聰明比通國的術士和用法術的勝過十倍。」(但1:20下)他們的故事教導我們在轉變中仍可以在各自的崗位上盡力做好自己,所謂的「盡力」就是我們依靠神而活的外在表現,因為我們深信不論環境如何改變,神永遠掌權。但以理書1:2強調了一個重要信息,就是神將約雅敬王交在巴比倫王的手中!作者刻意指出神掌管了大環境,猶大國滅亡並不是因為巴比倫有多麼的強盛,而是因為神在背後掌權。
弟兄姊妹,在眾多的「轉變」之中,你仍然相信上帝參與其中嗎?鼓勵各位在不同的崗位上盡全力做好本份榮耀神。也許我們不明白,也會因着「轉變」而感到氣餒或失望,但請謹記不要停留在負面的情緒太久,因為你的堅持、你的努力,最終必會讓人看見你所信的是一位怎樣的真神。
二、堅守信仰立場,在黑暗中作光(1:8-10)──Be the LIGHT
「王派定將自己所用的膳和所飲的酒,每日賜他們一分,養他們三年。滿了三年,好叫他們在王面前侍立。」(但1:5)巴比倫王和之前殘酷的亞述帝國不同,他不使用暴力手段或極刑來管理人民。相反,他渴望建立一個(他心目中的)「大同世界」──藉着一個全人類都信奉的體制,包括相同的思想、文字、制度,甚至宗教信仰來促進人民的團結。因此,他選擇了一群外族精英,並對他們進行「訓練」、同化。不單如此,尼布甲尼撤王非常聰明,善於拉攏人心。他將御膳賜給他們享用,其意義不僅是高質食物,更表示了對他們身份的重視。除了王的食物本身具有吸引力之外,那些被選中接受訓練的人同時面臨着群眾的壓力,當所有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時,你要頂住壓力去做相反的事,實在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人確實有罪性,所以當看到別人在做某件事時,我們也很容易隨波逐流。但以理他們是不是也這樣呢?「但以理卻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所以求太監長容他不玷污自己。」(但1:8)為何他們不用王膳?也許是因為堅持遵守摩西律法,又或者那些膳食曾用來祭祀偶像,吃後便會與外邦的神祇拉上關係。但以理他們堅持自己的信仰,在黑暗之中成為少數,並成為那一點點的光。
「立志」給予我們很大的提醒,它指向了以堅決的態度去作決定、劃下準則的意思。這準則不會隨着不同的環境或結果有所改變,而是以神話語的教導、帶領和呼召去做的決定與堅持。聖經作者再次強調神的參與:「神使但以理他們在太監長面前蒙恩」(但1:9),神讓太監長願意妥協,這使我們看見神在「關係中掌權」。弟兄姊妹,我必須再次強調,堅持信仰原則是我們依靠神的信仰的表現。我們之所以堅持,是因為我們相信神在背後掌權,因此我們不能隨波逐流,相反,要在潮流中作鹽作光,實淺耶穌基督的教導。雖然我們是少數的一群,但是耶穌基督的教導卻十分清楚───進窄門是艱難的,卻能引到永生(太7:13-14)。弟兄姊妹,你曾經為上帝、為真理堅持過嗎?為神堅持或許在別人的眼中是愚蠢的、是得不償失的,雖然但以理面對外在環境對信仰的衝擊,但他並沒有因此放下自己的底線,仍然勇於為主堅持、為主作光,充份表現出依靠神的生命。
三、背上十架,使命承擔(1:11-20)──Be the CROSS
因着人的罪,這世界充滿了黑暗。人是軟弱的,我們很容易會選擇進到黑暗之中,容讓罪玷污自己,而神卻希望我們在黑暗中成為一線光,讓聖靈光照我們和別人的生命。在多變的時代中,若選擇倚靠神、順服祂的旨意,或許會有一點損失,卻代表你願意順服神,並承擔神給你的使命。前面提到,11-16節是但以理書第1章扇形結構的中心,事實上,第12節更是鑰節。「求你試試僕人十天,給我們素菜吃,白水喝」中的「試試」就是考驗或試驗(參NIV)。聖經中第一次使用這字是在創世紀22:1:「這些事以後,神要試驗亞伯拉罕」,然後吩咐他獻上以撒,而最後一次使用這字就是但以理書。亞伯拉罕和但以理同樣帶着一份「未知」去接受考驗,雖然他們的考驗不盡相同,卻同樣需要一份「捨已」的信心。可是,為何他們明知會因信仰而面臨「失去」,卻仍然充滿信心?因為他們都清楚明白,不管過去、現在或將來,上帝一直都在掌權,所以他們能夠全心全意地仰望神,讓祂幫助他們承擔一切。「過了十天,見他們的面貌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於是委辦撤去派他們用的膳,飲的酒,給他們素菜吃。這四個少年人,神在各樣文字學問上賜給他們聰明知識;但以理又明白各樣的異象和夢兆。」(但:15-17)最後,「王考問他們一切事,就見他們的智慧聰明比通國的術士和用法術的勝過十倍。」(但1:20)我們看見神在環境、人與人的關係中掌權,更看見祂掌管我們的前路和未來。但以理和三友甘願接受生命的考驗,就是在信仰生命上順服神、勇於承擔使命的表現。他們的使命是甚麼?就是在外邦中堅持信仰、見證主!
弟兄姊妹,「十架雖重,恩典更重」。你生命中還有甚麼不願放手交給神呢?鼓勵你向天父作出一個考驗的祈禱──「求你試試僕人」,當你敢作此祈禱,便能慢慢學習放開,並深深經歷神。
結語
適逢教會85周年堂慶,當面對主任牧師一職仍然懸空、建堂進度停滯不前、聚會人數下降時,我們會否感到灰心失望,甚至慢慢失去當初的愛心、對神的依靠?當再次回看今天的經文,從第1節「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到耶路撒冷」,到21節「到塞魯士王元年,但以理還在」,中間相差約70年。對但以理來說,不管誰上台執政、世界如何改變,神一直都在掌權,一直都值得他(和我們)去依靠。在不同的轉變中,假如我們事事都依靠神,按神的方式去生活、去做決定的話,也許會越來越艱難。然而,弟兄姊妹,主如一顆明亮晨星,帶給我們無限的希望,神仍然值得我們去愛、去期待,去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