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浸信會

講道訊息

自由人!你站在耶穌基督那邊!

經文【路9:46-56】

講員:曹偉彤牧師        記錄:羅慕琳姊妹

引言

今天的經文是接續3月份的信息,當時談及人間的衝突,你站在哪一邊;今天將會談及教會的矛盾,你站在哪一邊? 

三幕劇

今天讀到的經文是有三幕關乎人間的衝突。

1) 第一幕

門徒圍在一起爭論誰為大,他們捲入地位的爭論,因為他們不明白神國度的特徵。人容易自負,甚至自戀,無論是世人還是耶穌的門徒,都希望被人讚賞、歌頌。當看到人性的情況,耶穌就搖頭告誡,說教會事工、事奉不是要自我膨脹、不是植根於驕傲而是植根於謙卑,人要在謙卑當中接受挑戰。在這世界上,基督徒未必是最受尊重的,有時候跟從神的說話、學效神榜樣、體現神道的人會被指指點點,甚至詛咒。當說完這些話後,耶穌叫一個小孩到祂的身邊來,說你們中間最小的便為大。耶穌基督顛倒了傳統的觀念,地位微小如小朋友的就是耶穌基督所喜歡的偉大,尊重耶穌基督所看重的小人物、小孩子,就是尊重耶穌基督、尊重天上的父!

2) 第二幕

約翰認為耶穌所說的均平、平等主義是天真的,認為抬舉小孩並不明智。約翰想知道耶穌基督的標準,想知道聖工的範圍在哪裏、誰能做、誰不能做、誰與他們在一起、誰不是,於是他說看到一個地位低微的外邦人奉耶穌的名趕鬼,門徒就禁止他,因為他不與門徒一起跟從耶穌。約翰的意思是,有一些人沒有親近耶穌,於是不屬我們的群體,也沒資格奉耶穌的名趕鬼,約翰覺得需要有界線。

為何會有界線?

當面對人心靈的衝突及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時,我們都想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但偏偏與自己及身邊的人爭鬥。保羅在羅馬書7:15說:「因為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做;我所恨惡的,我倒去做。」人是軟弱的,我們知道有些事情是需要做的,卻偏偏作出惡行。我們心中有許多掙扎,因為生命中有很多慾望,以致追求錯誤的事物,例如:地位、名譽、權力等。當中權力慾也許是最大的問題,因為人都喜歡控制別人,以證明自己才是最高、最大、最重要!

另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對黨派的追求。人總喜歡在群體中清除與自己想法及意見不一樣的人──即使看到別人做美事時,卻會因為對方不是一伙而加以否定,甚至批評對方。如果對方不屬同一黨派,更會被欺凌、被排斥、被污衊。當看到人性的現況時,耶穌對約翰說(亦是對我們說):「不要禁止他;因為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路9:50)神的工作並不限於「我們」這一群人,縱然有些人盜用耶穌的名去趕鬼,但神的權力、神的管治依然得到彰顯,這便是神的工作。神的工作比我們的工作更大,無論神的工作在哪裏、在誰的身上發生,都不要抗拒,而是要歡喜、歡呼。

3) 第三幕

「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便打發使者在他前頭走。他們到了撒馬利亞的一個村莊,要為他預備。」(路9:51-52)經文說耶穌「定意」要去耶路撒冷,旁邊的人勸他不要去,因為會有危險。可是,耶穌知道自己需要去耶路撒冷被釘十字架、升天並完成救贖計劃。耶穌派遣門徒到撒瑪利亞的村莊做準備,但村莊的人都拒絕門徒,門徒於是十分生氣,特別是雅各和約翰,竟然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做的嗎?」(路9:54)耶穌轉身責備門徒,並轉到別的村莊去(路9:55-56)。也許門徒對權力地位的喜愛、對黨派的追求遮蔽了他們的眼睛,叫他們看不到真正的挑戰和敵人,叫他們看不到耶穌去耶路撒冷真正的目的和意義,只看到其他人的不尊重和撒瑪利亞人的拒絕,他們看不見自己的心也一樣被蒙蔽,看不到耶穌基督去耶路撒冷是為救人的性命。

以神的美善處理衝突

雖然我們要盡力締造和平,卻不代表要不惜一切去避免衝突。在教會初期,保羅和彼得都曾陷入衝突之中,我們當然也會如此,然而作為耶穌的門徒,我們與世人處理衝突的方式會有所不同。當面對衝突時,我們會反省自身的信仰生命,反省矛盾是否源自自我膨脹、權力慾或黨同伐異。我們不能以人的方式來處理矛盾,否則會使未信的人質疑基督教的信仰。事實上,人往往認為美善是軟弱的表現,所以放下主耶穌基督所示範、所教我們的行為,反而另外尋找看似更快捷、更有效的工具或方法去達成目的。諷刺的是,這些手法最終只會帶來失敗,因為不斷的自以為是、不斷的為過失找藉口而沒有美善行為時,只會令眾人陷入無休止的戰爭之中。

馬太福音5:3-10告訴了我們耶穌基督的立場,我們要站在耶穌的那邊,並選擇耶穌基督美善的方法來處理衝突。第一是虛心,要對神虛心、對人謙卑;第二是哀慟,看見人在危難中會傷心;第三是溫柔,我們都是謙和的人;第四是饑渴慕義,義是正確的操守、人不要鄙視;五是憐恤,要更多的給予有需要的人;六是清心,不單是道德上的正直,更是心向神、專注於神;七是使人和睦,因着與神和睦才能使人和睦;八是為義受逼迫,跟隨耶穌可能會惹來人的憎恨。這八種美善是當我們面對人間衝突時需要去經歷的。在馬太福音第5章的結尾,耶穌挑戰跟從者及門徒,要愛仇敵,不要以牙還牙,因為以牙還牙只會加增仇恨,而黑暗不能驅除黑暗,唯有光明可以;仇恨不能驅除仇恨,唯有愛可以。

當面對人間衝突的時候,除了要謹記站在耶穌基督的一邊、想起「八福」外,也要留意三方面:

1)  仁愛

面對衝突時要有仁愛、同理心,嘗試找出對方、甚至敵人的優點而非缺點,讓仁愛的心可以在衝突中發揮作用。當面對衝突時,人也許心中會想起以往的傷痛以致放不下成見,我們要試着以同理心去理解對方的立場。唯有這種愛心、仁愛才能推動正義、建立互信。

2)  謙虛

謙虛就是要虛心接受他人的觀點。批評之先要明白對方所說的,因為人總是會先指出他人的錯而迴避自己的錯。我們需要自省不對的地方,每個人都會有缺憾,在追求美善時特別要謙虛,而我們這種謙虛正是學效耶穌基督的。

3  誠實

當面對人與人、人與群體的衝突時,必須先瞭解事實才能繼續向前邁進。耶穌曾說,真理能叫人得自由。當受到批評時,我們要聽、要謙虛,可是這卻不代表軟弱無力,當感情上受傷害時請先冷靜地想想事實的真相,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客觀的處理衝突。

仁愛、謙虛、誠實是耶穌基督教會我們的方式,當我們願意這樣做,就是和耶穌一起打美好的仗。

結語

除了以上所說的,我們還要專注於神。當面對衝突時,人很容易會忘記神,但唯有渴慕神、專注於神,才有機會締造和平與公義。就讓我們今天立志再出發,一同與耶穌打那美好的仗,願聖靈保衛你們繼續堅持美善、不以惡報惡、尊重所有的人,幫助軟弱的人,阿們。

九龍城浸信會 Facebook 專頁